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厚美:用好“三线一单”这把“绿色标尺”

2020年01月02日 14:11 | 作者:张厚美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应该发展什么项目?在工业园区,引进和推出项目有什么依据?近期,在江苏省南京市,随着“三线一单”编制完成和落地,当地的城市发展有了“绿色标尺”,值得称道。

据媒体报道:“夜幕降临,在江苏省南京市幕燕滨江风光带,市民悠闲散步观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原有化工生产等各类企业404家。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入园,实现了大变样。”眼前的变化,正是南京运用“三线一单”相关政策导向践行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

所谓“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据了解,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其他19省区市为第二批。现阶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用“线”和“单”管住空间布局,逐步解决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不合理问题,规范发展行为。如何用好这个“绿色标尺”,值得思考。

笔者认为,实施“三线一单”,好比是给生态环境问题开了一剂中药,采用的是系统诊断、整体调理的方法,是多要素、跨部门整体集成和海量数据的整合。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环境管控单元编制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可见,这套“绿色标尺”的根本作用,就是协调发展与底线的关系,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以前,生态环保工作主要以数据对比与衡量为主,对空间的管控则缺乏有效手段;而实施“三线一单”,注重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统筹划定优先、重点和一般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对每个环境管控单元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从而建立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显然更加科学有效。今后,每个区域在开展各类开发活动时,就可以直接对照管控要求判断选址是否可行、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要达到什么水平、防控生态环境风险要有多大投入等。

“三线一单”编制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落地应用,将过去分散、不明确、难以落地的管控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看得清、用得好。那么,如何用好这把“绿色标尺”?笔者建议,综合考量产业项目资源消耗与产出的最高“性价比”,不仅要考量区域生态容量,还要把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不同板块发展的侧重点一并纳入考量;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态有机产业,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用好“三线一单”这把“绿色标尺”,还要注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就要用“线”框住空间和开发强度,用“单”管住环境准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在优先保护单元,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红线、大气环境、水环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禁止或限制大规模工业发展、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不同的优先保护区互相重叠时,应同时满足各项要求;将人类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区域,即城镇空间和工业空间划定重点管控单元,并根据单元内水、大气、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质量目标和管控要求以及自然资源管控要求,综合确定准入、治理清单;在一般管控单元,把除优先管控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外的其他区域划定为一般管控单元,通常是生态保护重要性不高、人类活动基本无法涉及或涉及条件不高的区域,需要进行环境管控的要求也比较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的硬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三挂钩”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环评工作的作用,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作者:张厚美,系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管控 三线一单 环境 单元

更多

更多